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货运公司

 
 
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运输公司     健朗分公司
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货运公司
东莞物流公司 佛山物流公司
深圳物流公司 中山物流公司
惠州物流公司 珠海物流公司
湛江物流公司 阳江物流公司
茂名物流公司 江门物流公司
清远物流公司 云浮物流公司
河源物流公司 梅州物流公司
汕头物流公司 沧州物流公司
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货运公司,广州运输公司
广州物流,广州货运     货运知识
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货运公司
快递柜超时收费0.5元!你认为合理吗?...
健朗仓库管理制度...
采用RFID技术的仓库管理流程...
物流仓储配送作业计划方案...
仓储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国外的几个物流概念...
关于中国的物流概念...
什么是客户服务...
包装方式的分类...
物流包装...
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货运公司,广州运输公司
货运公司
    公司新闻
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货运公司
企业文化...
健朗物流简介...
广州到大连物流几天能到?...
广州到沈阳物流几天能到?...
广州到辽宁物流几天能到?...
广州到辽宁物流多少钱一吨?...
广州到牡丹江物流多少钱一吨?...
广州到牡丹江物流几天能到?...
广州到齐齐哈尔物流多少钱一吨?...
广州到齐齐哈尔物流几天能到?...
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货运公司,广州运输公司
货运公司
    公司网站
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货运广州,广州运输公司
广州物流公司
广州健朗物流公司
广州货运公司
广州货运公司
广州运输公司
广州物流公司
广州运输公司
广州物流公司
佛山物流公司
广州物流公司
货运公司
    物流资讯
广州货运公司,广州物流公司,广州运输公司
 
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
出处: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发布日期:2008-11-17 11:00:19   浏览数:2522
     目前,国际社会一般是以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比重越低则该国的物流发展水平就越发达。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

  一、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左右,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仓库过剩量达到40%,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

  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危害加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运输实现了产品转移和产品存储),也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在运输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集中库存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破坏生态。

  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仓储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但仓储过程中也存在着非绿色因素,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采取的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它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空气。

  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

  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在物流体系中,需要包装来保护产品。但是包装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包装或重复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

  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和商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

  二、发展绿色物流的措施

  从政府方面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加快观念的转变。政府要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最后,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物流。

  2.加快立法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我国政府要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如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和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快捷准确的送货方式是以快捷的交通为前提的。据交通部规划,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要达到210万至230万公里,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这表明,我国运输总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是逐年上升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物流专业的在校生相对较少,使得物流人才缺口得不到很好的弥补。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借助于教育部门的引导和媒体的宣传,使人们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物流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

  除了从政府方面考虑如何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以外,企业也应该采取相应的绿色物流策略,因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发展物流作为企业的竞争战略。

  企业可以从绿色运输策略、绿色包装策略、绿色流通加工策略等几种策略来发展绿色物流。企业采取的绿色运输策略可以通过开展共同配送,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形式来实现。

  (1)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共同配送,它可以减少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可以减少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等问题。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2)复合一贯制运输是把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取它们各自的长处,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它有很多优点:首先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它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其次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的固有缺陷,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最后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所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问题,促进了产销之间的紧密结合。

  (3)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4)绿色包装策略包括包装模数化,大型化和集装化,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再生处理。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将包装模数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将有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将大大减少这两环节的工作量。

  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即大量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这项措施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物。

  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再生处理可以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为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可以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5)绿色流通加工策略是将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现代物流已经是一个向着绿色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科。目前绿色物流的研究和发展在国内正处于起始阶段,21世纪物流业的绿色化任重道远。

  绿色物流的理念才刚刚传入我国,对政府和企业而言都是机遇和挑战。我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下,积极提出实施绿色工程的具体方案,促进企业对有关绿色管理策略的实施。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下,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开始形成。不少企业已具有环保意识,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和竞争的法宝;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按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例如,海尔集团已建立起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ISO14001标准认证。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欢迎光临健朗物流有限公司网站,我们真诚期待着为您服务!为您提供:认真、快速、守信的物流服务!020-86211853
健朗物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2019年 备案号:粤ICP备08122619号